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室
一、工作室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室项目负责人是张瑜老师,工作室的总体目标是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育人特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通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思政”,丰富辅导员思政教育理念,通过围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打造特色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实践体系。
二、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
1.持续推进各类项目进展
工作室自2024年12月立项以来,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在研各类项目进展,工作室目前在研相关项目5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做好组织宣传预备工作
工作室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中的价值等方面做出思考,形成研究报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序组织宣传。
3.启动各类主题活动
工作室联合各工作办公室、学生支部和各班级,结合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经典文学研究特色、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传播和新媒体技术、动画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设计编导和创作,开展特色育人主题活动,如微讲坛、经典诵读、朗诵比赛、直播、微视频和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及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效果显著。
三、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1.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
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其思政意义,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功能,思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策略等,形成主题活动汇编、教科研项目和论文等。
2.进一步创新育人实践
工作室将进一步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在学生支部建设中,如何开展“党建育人”,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较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育人载体;在教学管理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管理等诸多层面。
3.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
工作室团队中,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具体包括理论研究和宣传、各种活动策划等,项目成员整体将以团体协作的方式,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各层面协调联动完成理论研究、理论宣讲和活动组织,完成实践探索和成果编写,争取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