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7月3日至7日,池州学院学生处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庆市望江县杨林中心学校开展实践活动。
望江县杨林中心学校是池州学院原定点帮扶村土永村所在的学校,是池州学院教育实践基地。自2017年以来,池州学院已连续7年在此地开展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活动,已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此次活动,更是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创新思维的设计,生动有趣的方式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一、“品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诗词教学活动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的精髓。活动期间,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为杨林中心学校的小学生讲授《过零丁洋》、《江城子·密州出猎》、《冬夜读书示子聿》等经典古诗词,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家风家教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鼓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志存高远,立志报国。“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诵读声在课堂上回荡,句句扣人心弦,无不传递着悠悠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课程实践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志愿者们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手工、绘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民间技艺、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课程。使同学们认识并制作京剧脸谱等传统图案元素,进行劳动教育、民族精神等主题教育,带领学生穿越历史,触摸跨越时代的不朽传奇。
通过特色课堂、体验互动和交流展演,给予学生展示自我、介绍创意的实践机会,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入脑入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与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动手参与,用一支支画笔绘就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用一根根扭扭棒制出传承千年的文化符号——中国结。一把剪刀、一张纸,在时光的雕磨下,便化作纹样各异、精巧雅致的“剪纸手作”。
三、“五育齐发展,乐学嘉年华”综合素质提升活动
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次实践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文明礼仪课、体育课、音乐课等课程。心理课上,志愿者以“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为主题,向学生说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提问、互动,帮助学生分析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其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助力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文明礼仪课上,志愿者为学生讲授中华民族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习俗,带领学生进行“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宣誓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体育课上,志愿者们教授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文化,帮助学生强健体魄,颐养性情。
通过心理健康小课堂、太极拳体育运动教学等,引导农村小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成长的力量,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坚定文化自信。
校园是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一方面,有效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让青年学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教化作用和强大力量,增强了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也让青年学子在用传统文化助力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活动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和奉献社会的快乐。使青年学子深刻意识到要担负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奋发有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由池州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联合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组织,依托“池州学院阳春泽中华诗词传承协会”开展。
(供稿、摄影:学生工作处 陆蓓/编辑:黄磊/审核:洪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