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本质要求与实践路径,将个人成长发展融入国家建设大局,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分年级、分专业全覆盖开展“我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班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班会目标
 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增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2.结合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推动学生将专业学习、能力提升. 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精准对接。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热情,树立“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与行动自觉。
 4.实现全校本科学生全员参与、全程融入,确保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参与对象
 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辅导员牵头组织)
 三、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11月15日,各班级结合教学计划与课余时间自主安排,确保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留存完整活动记录。
 四、分年级、分专业班会重点方向
 (一)按年级差异化设计
 
 1.大一新生:聚焦“认知现代化·规划新起点”。结合新生入学教育,讲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概念与时代意义,引导学生立足专业认知,将大学规划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迈好本科学习第一步。
 2.大二学生:聚焦“践行现代化·夯实专业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科特色,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本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强化专业学习主动性,鼓励参与学科竞赛、科研入门训练,夯实专业基础。
 3.大三学生:聚焦“融入现代化·提升实践力”。结合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探索参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现代化建设相关实践路径。
 4.大四学生:聚焦“助力现代化·规划职业路”。紧扣就业择业、考研升学、志愿服务等方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行业发展机遇,引导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呼应国家需求,将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按专业类别精准发力
 1.理工类专业: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围绕制造业智能化、绿色低碳技术、数字经济等现代化重点领域,探讨专业技术在突破“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2.人文社科类专业:突出“文化自信与社会治理”。结合文化传承创新、基层治理现代化、民生保障等主题,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助力文化强国、法治中国建设。
 3.经管类专业:突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聚焦市场经济改革、区域协调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等议题,探讨如何以专业能力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
 
 4.艺术类专业:突出“文化繁荣与审美赋能”。围绕文化创意产业、非遗保护传承、城乡美育建设等,引导学生以艺术创作传播中国文化、助力精神文明建设。
 5.教育类专业:突出“教育强国与人才培养”。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推进等,明确师范生在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中的使命,强化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建设。
 五、班会组织要求
 1.全员覆盖无遗漏。各学院需摸清本单位班级、学生底数,确保所有班级、每一名学生均参与班会,不得出现缺席、替代情况。
 2.形式创新重实效。可采用“主题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分享发言+实践规划”等形式,结合视频学习、校友分享、行业案例剖析、辩论赛等互动环节,避免单向灌输,提升学生参与感。
 3.强化引导促转化。辅导员需提前备课,结合本年级、本专业特点精准设计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形成“理解一认同一行动”的转化链条。
 4.规范记录留痕迹。各班级需留存班会签到表、现场照片/视频、学生发言提纲、活动总结等材料,各学院将本次主题班会开展情况报告于11月20日前报送至学生处工作邮箱cyxsglk@163.com。
 六、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将主题班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有序推进。
 2.强化督导检查。各学院通过随机抽查、查阅材料、学生访谈等方式,对班会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对未按要求落实的班级予以通报。
 
3.鼓励特色创新。支持各班级结合专业特色、学生特点打造精品班会,学校将择优推广优秀案例,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学生工作处
2025年10月30日